有机元素分析仪-残余应力检测-利曼百科

首頁 > 新聞 > 綜合 > 地方船檢 > 正文

船檢人員成“水老鼠”
2012-07-12 18:25:53   來源:檢察日報    編輯:國際船舶網   我有話要說

 \

伍友仁想不明白,自己是怎么一步步走到這地步的。

橫貫千里的古運河穿城而過,從這里流經太湖最終匯入長江,讓江蘇無錫這座江南名城充滿溫情和靈氣;修葺整齊的河岸邊花木滿眼翠綠,生機勃發;河道里各類船只穿梭往來,不時響起高音喇叭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傳出的鳴笛聲,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。

然而在這一片繁忙而又和諧的旋律中,也會蹦出幾個不和諧的雜音。

水面上飄浮的雜物會影響水質和觀感,水下的蔓草會纏繞前進的舵輪。而在我們視線未及處,權力催生的特殊污染,貪腐激起的陣陣濁流,對安全航行構成了更大的危險……

驗收熄燈燈下黑

那還是2003年3月的一天,伍友仁和兩名技術人員前往無錫市宏運船廠,對船舶進行出廠前的例行檢驗。為了與其搞好關系,廠方派了專車前來接送,服務也十分周到。對這些伍友仁早就習以為常了,因為別看他平時呆在一個清水衙門,他的手中卻握有船舶出廠的“一票否決權”。

伍友仁正值中年,中等身材,面色紅潤,戴著一副近視眼鏡,是無錫市水上管理部門的負責人。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單位,卻擁有很大的權力,各類船舶投入使用前都要通過他們驗收,船上增添任何物品,哪怕一顆螺絲釘,都要經過他們嚴格審批。

汽車減速駛進了車間。伍友仁下車后便投入工作,技術人員校好檢測設備,拿出數據統計表,對船舶的電氣系統、動力系統、船體結構和內部裝飾等項目,進行分門別類的檢測。

看到檢驗人員一絲不茍地工作,廠長張士奎心中不由得捏了把汗。以前廠里制造的一艘化學品運輸船,曾經發生過船體開裂現象,造成河道水質嚴重污染。事故發生后,船家要求廠方賠償經濟損失。當時有關部門經過細致調查發現,工人在焊接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時偷工減料,終于釀成這起重大的責任事故。

自己工廠技術水平差,生產的船舶存在質量問題,這些張士奎心知肚明。他知道按照標準進行驗收,肯定無法過關。可自己如果不能及時交貨,不但要承擔違約責任,還要蒙受經濟損失。

伍友仁和相關技術人員檢測船體穩定性時,儀器顯示的數據不符合要求,另外還發現了一些其他問題,例如某些部位焊接不到位,驅動系統中部分組件不合格……看到伍友仁眉頭緊鎖,臉色陰沉,張士奎知道情況大大不妙,于是趕緊采取“措施”。張士奎先向廠里的技術人員使了個眼色,讓他們找借口離開現場。不一會兒,廠方人員也相繼溜走。

這時車間里的燈突然熄滅了,周圍一片黑暗(其實是有人拉了電閘)。伍友仁不由勃然大怒,責令張士奎把技術人員都叫回來。張士奎一個勁地賠笑臉,說午餐時間已到,不如先去吃飯,吃完了再檢驗不遲。伍友仁沒有辦法,只能跟著他們去吃飯。

席間,張士奎讓三名年輕女性,分別陪同伍友仁他們三人,不斷輪番上前敬酒,還聊起一個個有趣的段子,逗得伍友仁轉怒為喜。觥籌交錯間,三人被灌得酩酊大醉。

張士奎在伍友仁和另外兩個技術人員包里,分別塞了2萬元和1萬元,親自開車送他們回家。

交情日深胃口顯

一覺醒來,伍友仁發現包里多了2萬塊錢,就給張士奎打電話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,讓他把錢拿回去。

在單位會客室里,伍友仁要將錢退還給對方,張士奎堅決不收,兩人推推搡搡,紅著臉糾纏了半天。由于辦公樓里人來人往,伍友仁擔心被人看到影響不好,張士奎的態度又如此堅定,于是也就不再推讓了。

欲望之門一旦打開,就再也難以關閉了。此后,伍友仁多次收受張士奎的賄賂,隨著交往不斷深入,兩人的關系迅速升溫。

2008年3月中旬,一名私企業主向伍友仁咨詢造船事宜,想造一條干貨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,希望他能推薦一家合適的企業。伍友仁在推薦幾家造船廠時,重點介紹宏運船廠,兩人約定三天后去該廠考察。隨后,伍友仁給張士奎打了電話,讓他提前做好準備。

三天后,伍友仁陪著那名私企老板前來考察。由于提前做足了功課,張士奎顯得十分自信,他滔滔不絕地介紹企業的輝煌業績,吹噓該廠的產品性能優良,連德國人都上門求購,早就達到國際水準……聽完張士奎的介紹,私企老板十分滿意,也就萌生了在此造船的意向。

為了趁熱打鐵拿下訂單,伍友仁安排那個老板,去參觀另一家造船廠——這是經過精心挑選、用來襯托宏運船廠的。那是一家小企業,無論工廠規模和人員數量,都無法和宏運船廠相比。經過一番實地考察,買家決定讓宏運船廠造船,并當場簽訂了合約。在伍友仁大力斡旋下,張士奎拿到一份不錯的訂單,于是投桃報李,送給伍友仁2萬元人民幣。

伍友仁事后才知道,宏運船廠技術力量薄弱,沒有人會設計圖紙,無法進行傾斜度測試,而這些都是船舶得以出廠的硬指標。他在后悔的同時,一時感到騎虎難下。趁張士奎登門拜訪之機,伍友仁主動提出,由他和手下的工程師來設計圖紙,完成傾斜度測試,確保船檢順利過關。

在伍友仁全力幫助下,各項工作順利完成,張士奎自然心中有數,又捧上數額不菲的“勞務費”。伍友仁坦然接受了,他認為自己付出了勞動,收取報酬天經地義。

作為水上管理部門的負責人,伍友仁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,私下幫對方設計圖紙,完成傾斜度測試后,審查自己制作的圖紙和測試數據,并頒發合格證書,真是典型的自說自話!在核定船舶等級時,由于該船噸位超過300噸,根據相關規定,必須配備等級較高的駕駛員,還要增加水手的數量,這無疑會加大運營成本。為了減輕買家的負擔,張士奎暗示現場的檢驗人員,將噸位控制在300噸以下。有關人員一口拒絕,表示自己無權做主,必須請示領導。然而經伍友仁默許后,船舶的噸位果然被定為297噸。

有了伍友仁這個靠山,張士奎的底氣更足了,千方百計偷工減料,想方設法節約成本,用合資企業生產的驅動裝置,假冒國外進口的原裝機……伍友仁則裝聾作啞,對種種坑害用戶的行為視而不見,用張士奎提供的賄賂,經常出入休閑場所,沉浸在紙醉金迷之中。隨著開銷不斷增加,他的胃口越來越大,開始收取其他船廠的賄賂,在犯罪的泥潭中越陷越深。

化整為零撈好處

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,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。2011年5月無錫市北塘區檢察院接到群眾舉報,伍友仁等人利用手中的職權,大肆收取船廠的賄賂。該院反貪局迅速出擊,連夜展開初查工作,案情隨之浮出水面。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,伍友仁退繳了全部贓款,并前往檢察院投案自首。

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伍友仁的幾個涉案同伙收取賄賂,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。案發后,一名技術人員從武漢出差回來,知道有人被檢察院找去談話,依然頂風作案,在賓館收取廠家5000元人民幣。他們以為捏著船廠的命門,對方不敢告發自己,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了。

這起窩案中的幾名案犯,有的收受賄賂高達數百次,每次收取的數額卻不大,他們以為通過這種手段,將賄賂化整為零,用時間換取空間,便可逃避法律的制裁。

為了維護水上運輸安全,確保大運河暢通無阻,從2007年開始,無錫市政府決定對某些河段進行限航。這本是一件惠及民生的好事,卻被水上管理部門的負責人,視為發財的良機。他們把水上安全執法工作,分包給一家航運公司。對方為了節省成本,用三無報廢船充當執法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,長期巡游在古運河上,進行所謂的監督執法工作。

追逐利潤是商家的天性。這家航運公司之所以甘愿充當“水上協警”,因為限航管理利潤豐厚,一天能掙幾千元錢,一年的業務總量高達50多萬元。此外,該公司還協助水上管理部門,開展辦理船舶登記證書、船員合格證書和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等業務,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錢權交易,從中撈取種種好處。

水上管理部門的一些官員,由于收取對方的賄賂,必須給予相應的回報,于是下放一部分權力,放棄自己應該履行的職責。而他們的所作所為,對水上交通安全構成極大的危險,嚴重干擾了古運河的正常航行。

入鄉隨俗鑄大錯

7月初,在江蘇省常州市一家監獄里,筆者見到了曾經活躍在古運河上的“水老鼠”,被眾多船廠老板奉若神明的伍友仁。與其交談時,伍友仁滿面愁容,心不在焉,搖著腦袋連連嘆息,講述起以前的一些經歷……

上個世紀60年代末,伍友仁作為知青下放到蘇北農村。當時的農村生活十分艱苦,來自江南的伍友仁很不適應。由于分配的口糧不夠,伍友仁經常忍饑挨餓。一次,他借著夜色的掩護,到田里偷了一籃青菜,回到住處炒了一碗,狼吞虎咽大飽口福。湊著昏黃的油燈,伍友仁突然發現,菜葉上還沾著一小片手紙,頓時十分惡心,很想把嘴里的菜吐掉,然而肚子卻不聽大腦指揮,盡管眼中噙著淚水,還是堅持咽了下去……

六年后,伍友仁回到闊別已久的無錫,在一家造船廠當工人。不久,他又考取外地一所海洋大學,學習船舶設計制造。

1983年夏天,伍友仁大學畢業回到無錫,在一家職業技術學校當老師,教授船舶驅動的機械原理。在校執教期間,他兢兢業業完成教學工作,刻苦鉆研船舶設計,不斷強化專業知識,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學以致用。

多年的付出終究沒有白費,1989年8月,伍友仁被調到水上管理部門,從事船舶出廠前的檢驗工作。由于熟悉船檢的各道環節,從圖紙審核,數據采集,到船體結構分析,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,伍友仁在檢驗崗位上一干就是十三年,終因精通船舶業務,具有出色的管理才能,被提拔為船舶檢驗部門負責人。

來之不易的晉升,對于伍友仁而言,無疑是多年努力的回報,理應借此機會提升業務水準,求得更大的發展,不料卻成為他人生的一個拐點。

伍友仁當上部門負責人后,那些船廠老板,為了船檢順利過關,就像蒼蠅逐臭似的圍著他,千方百計討好他,尋找各種理由給他送錢。剛開始,伍友仁尚能堅守底線,凡是來路不明的錢,一概予以退還。對方見他態度堅決,于是采取迂回策略,船檢時向他討教技術問題,故意請他幫點小忙,比如修改圖紙,完善設計,輔導測試……然后送上一筆咨詢費,一步一步引誘他上鉤。

隨著時間的推移,伍友仁發現身邊的技術人員,每次去船廠驗收,都會收取對方的紅包,已經成為一種慣例,自己潔身自好堅持原則,未免顯得太傻了。在船廠老板刻意奉迎下,伍友仁開始“入鄉隨俗”,漸漸和大家打成一片,而且自我感覺良好,把黨性原則統統拋之腦后,加上確實幫廠家設計過圖紙,付出了相應的勞動,將賄賂視為“勞務費”,終于鑄成大錯。

一位熟悉業務的技術型官員,為自己的貪欲所累,不但葬送了大好前程,還把自己送進了牢房。伍友仁因受賄罪,被法院判處五年有期徒刑。今年4月26日,該案的又一名同案犯馮邦昌,因受賄罪被判處五年零六個月有期徒刑。

正像無錫市北塘區檢察院檢察長李勇忠所說的:“水上交通安全的執法監管工作,關系到無錫的城市形象,必須進一步加以完善……”前不久蘇州發生的快艇事件,就是由于水上交通安全監管不力,導致幾名大學生付出生命的代價。無錫市北塘區檢察院查辦的這起窩案,對于促進京杭大運河水上交通安全,無疑有著積極的警示作用。